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原来他们是这样断句的! 所属栏目:中文创造 19年09月16日 标签:

趣味解读文化,品质成就快乐!我是北暮!

大家都知道古文晦涩难懂,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古文都是经过断句的。将我们的标点符号加到古文中,这样虽然还是很难理解,但是大大的减少了古文的难度。

a.jpg康熙字典中的断句

那么古代的人阅读古文又是怎么断句的呢?就让北暮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吧!

韩愈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师说》,这篇文章具体的阐明了老师的作用和关系,同样也提到了古代的断句!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四声)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dou四声)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b.jpg古代的人请教老师如何断句

这句话解释了古代如何断句的方法——句读。古代的人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古代的孩子学习不仅要学字词,还要学习句读,就是如何断句!

你一篇文章能不能弄明白,完全要看句读学得好不好。有些文章的标点点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两个不同的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枣阳城南巫家店的王员外是个吝啬鬼,却又很爱面子,他的一些亲戚都知道他的特点,有时候就故意逗他,让他哭笑不得。有一次,王员外的一个老表到他家走亲戚,前脚刚到,后脚就下起了大雨,而且这雨一下就不住点儿。没办法,老表只好在在王员外家住了一宿,本想第二天雨停了就走,谁知道这雨一直下到第二天后半晌还没有停的迹象,老表只好继续留宿在王员外家。第三天,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老表在这白吃白住好几天,令王员外心疼不已,但他又不好直接撵老表走,于是就写了个纸条,纸条上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然后把纸条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心想,老表见到这个纸条,总不好意思还赖在这里不走吧?老表见到纸条,默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老表心想,这明显是在撵自己走嘛,世上哪有这样待客的道理?心里暗暗有些恼怒。再一看纸条,这十个字一气呵成,中间并没加标点。老对王员外说:“表眉头一皱,顿时计上心来,大声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念罢纸条,老表笑呵呵地老表啊,我本来今天要向你告辞回家的,没想到老表你竟然这样诚心挽留,我要是走了,岂不是却了你的好意?罢罢罢,我就领情再住两天吧!”王员外听罢,哭笑不得,只好陪着老表聊天,等天晴了再送客了。

c.jpg一句话标点不同意思不同

所以标点放在不同的地方文章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因此古代的断句,全部都是老师教的。教会之后你再读书时完全就可以凭借自己以前学过的断句来理解了!

当然,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不能说明古代完全就没有符号! 比如有些古人在写文章时,为了不发生理解错误的情况,他们就会在有歧义的地方画一个“/”以此来表示这地方是断开的!

d.jpg

后来也逐渐有了一些符号,比如圆点、顿号似的点、三角、方块等各种类型。而古人也借助这样一部分符号来完成断句!

放在最后的总结

古代即使没有现在的标点符号也能够让文章读起来更容易。

他们主要借助三点:

句读。由老师专门讲解,告诉你在哪个地方应该断!

虚词。各种之乎者也的虚词,也让文章变得更好理解。

符号。少部分的符号也能够使文章断开。

e.jpg现代所用的标点符号

因此来看,古文的断句在古代还是有专门的方法!


手机扫码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