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在欣赏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设计师朱德才(左)、靳埭强参加对谈活动。
日前,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办、被民间誉为“中国字体大会”的“汉字二十四时”第三届活动于广州举行。本届主题为“社会实验”,以日常汉字应用体验为切入点,通过对具有探索精神的汉字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的展示与研讨,共同检视汉字设计现状,共同验证更好的汉字设计思考与作品对我们的社会环境可以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名家纷至沓来
本届活动设置四个主体单元:“中国假设”实验设计邀请展、“汉字假想”汉字文化与设计演讲、“假说对撞”汉字设计主题激流对话、第八届“方正奖”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及第二届汉仪“字体之星”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日本字体设计大师味冈伸太郎与今田欣一,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著名设计师王粤飞,汉仪字库艺术顾问朱志伟,方正字库设计总监仇寅,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少波等近百位国内外嘉宾共同参与交流和演讲。
靳埭强、王粤飞、李永铨、张达利等16位国内知名设计师对以汉字为主要识别特征的中国当代大众媒介与产品进行命题再设计实验,让人看到了汉字应用环境的新图景。
记者看到,活动的座位有500个左右,现场却容纳了近千人,观众来自全国各地,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澳门、台湾等都有参会者。观众的构成分为三类:专业设计师、学生群体,还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这次活动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得到了专业以外的社会大众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声音——
汉字设计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总策展人、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副主席宝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这次活动实际上是关于汉字的整体性梳理,从汉字文化的传统一直到当代的研发设计,进而去探索未来的可能,这不只是一个汉字传承的问题,更是一个创新的问题。“这次活动影响力特别大,是前两届不能比的,关注度特别高。另外一个就是这次主题思考、展览活动的呈现完成度是比较高的,比前两届更有成就感。”
宝斌说,今天汉字的字库变得非常丰富了,而且汉字研发设计的热潮也越来越热。“当字库丰富的时候,我们更该去关注汉字设计和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关联何在,设计师该如何设计,去为民众的生活带来更好的改变,这才是把创作落到根本上。因为汉字设计不是艺术品,而是一个设计品,设计品就应该把设计师的创意直接连接到民众的生活,就像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提出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口号,跟我们的思考同心所向。”
“汉字设计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宝斌表示,“我们这次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启发未来,去告诉大家未来其实有很多种可能,汉字设计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改变。它将会让社会大众体会到源于字体设计、着眼生活日用的未来社会新可能。”
汉字设计不乏创意,缺的是规则
在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设计师。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少波认为,中国的字体设计教育是社会、国家需要投入的事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郭东表示:“字体设计是好事,但是我建议年轻设计师第一不要急着参赛, 第二跟你的老师好好学习。”
对于当下汉字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多位设计师均认为当前中国汉字设计不乏创意,缺的是规则。他们认为,字体的功能是传播信息和艺术审美,创意是字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解决问题的创意,第二个层次是可以打动人心的创意,第三个层次则是可以改善社会、甚至帮助社会进步的创意。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