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为汉字演变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代表性书法人物汇集

[业界动态] 作者:字体学者 浏览次数: 23/02/19 10:11

汉字作为汉语言信息的表达性符号,以远古时期的刻画性符号为萌芽,以上古绘画式文字(至今在我国云南丽江古老的纳西族[称水书文字]仍在使用)为启蒙,以3600年前去肌留骨(被世界公认已形成文字体系)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为开端,逐渐发展演变出篆、隶、草、形、楷等不同的书写体种,最终有了今天可供全民学习和校仿练写的规范楷书字。数千年以来,汉字在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书写方法还延伸出独特的令华夏民族引以自豪的内涵丰富的书法文化 。

历史上为汉字演变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很多,但从汉字实用性发展角度讲贡献最大的有以下代表性人物。

1.造字始祖仓颉
在中国文字史上确有关于造字始祖、造字圣人仓颉的记载:《春秋元命苞》中表述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遮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说文解字序》中记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据传到了五帝时代的炎帝神农氏时期,出现了一个双瞳四目、天生惠德、生而能书的奇人叫仓颉。有说仓颉能力出众,自立为帝。也有说仓颉为轩辕皇帝佐使官,是轩辕帝命仓颉造字。仓颉研看河图,拜受洛书,根据天地之变,奎星圆曲之变,观赏龟纹鸟羽兽掌迹、度山川河流之势,而造出了文字,并进行传播,从此结束了结绳记事,而成为中国造字始祖、造字圣人。至今在河南开封、新郑、虞城、洛宁及之外等地还留有多处仓颉陵、墓、造字台遗址。

汉字绝非在某个朝代突然出现,而是伴随着刻符、图画形文字发展而来,也非仓颉时代由其一人所造。应该是仓颉时代由其进行收集、整理、修改,再造扩充。史料记载,仓颉收集与再造字共有两卷,但留存的只有二十八字。至宋时还被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仓颉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有被记载的文字收集创立者。尽管其所编字集之卷遗失,但其所收所创之字定会在当时及后世传用,不会消失。因此,仓颉是史上第一位被记载的对汉字的形成发展立下大功之人。《荀子·解蔽》中有“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后人把仓颉尊为“造字圣人”、“造字始祖”,应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位奠定造字之法基础的人,在当时堪称造字专家。

2.小篆鼻祖李斯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在夏商周三代,所呈现的文字种类有甲骨文和金文等,西周晚期的周宜王时期,太史籀对以前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了适度的再创造加工,并编出了字书《史籀》十五篇,后称其为大篆。又称籀篆、籀文或籀书。大篆以笔画工整匀称,无明显粗细区别的线条感,笔势圆润,字形较金文有明显缩短,大有向方块形迈进之趋势为特征。

秦始皇统一六国华夏大同之后,为实现政事与国民共统一,发起了“车同轨,字同文,量同衡、行同伦”等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字同文”方面,乃命擅长书法的丞相李斯主持收集创新,在全国统一文字体。李斯根据秦前各国流行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之上进行修整简化,改变弯弯曲曲的线条为均匀讲究对称的笔画,而且字数上不断增加,最终形成“小篆”字体,亦称“秦篆”。

小篆较之大篆特点明显,表现在字也是综向长方形,但较金文有缩短,笔画以圆头圆尾、孤圆取势,粗细一致,竖孤弯状对称,拐角灵活圆润;字形讲究疏密、平稳、对称。很多笔画以曲代直,上密下疏,如微风拂柳而下,且以象形著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秦始皇为了在全国统一使用小篆文字,在执行“书同文”运动中除了在国书馆中保留适量的六国以及前各种旧书体文籍以便查阅外,则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所有人等手中所有的旧书体文籍全部限期上缴,否则重处。因为民间及儒士爱书如命者没有做到而被查出,便被活埋。这便是流传至今的“焚书坑儒”之事件。

3.隶书发明人程邈及王次仲

相传,秦始皇时期一县“隶”级狱吏程邈,善写大篆,因得罪始皇入狱,在狱中花了十年功夫,综合篆系书体,简化创造出一种竖画短,匀圆整齐,体态多呈宽扁形,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书写特征的新型文字。即后来被叫做的“隶书”。秦始皇看到后,觉得字较篆更简捷便写,很是赞赏,称善。不但赦其罪,还重用其为御使。即唐代张怀瓘《书断》所讲的:“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隶书之变,更为重要的是把篆体中许多复杂的表形、表意、表音的原生态形体部分作出了较大的改变,这种使纯象形的文字变成表意性象征性象形文字的做法,无疑是头胆的创新,这是实现汉字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第一次颠履性简化的改革,成为汉字演化史上的转折性标志,甚至成为古文字终结的象征。

然而,在隶书形体及笔法之变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则另有王次仲其人之说。东汉名臣、书法家蔡邕在《劝学篇》中说:“上谷王次仲,初变古形”;南朝宋国王愔《文字志》中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书断》中说:“王次仲即八分之祖也”。而且,有王次仲变仓颉旧文为八分之说。不过这里的“仓颉旧文”应指的是秦时李斯在“书同文”时收集整理所编的《仓颉篇》共七章中的篆书文体。

也就是说,是王次仲将结构复杂、笔画粗细均匀、圆头圆尾的篆书,进行了重大改进,不但使笔画有了规整的波势、挑法以及横画起笔顿抑、终端上扬的所谓“蚕头燕尾”,而且首次为汉字的结构提出了八分的形体量化标准。这种笔画的特点和形态的标准便成为有史以来的汉字楷模。故说王次仲为八分之祖,以隶草作楷法。

至于隶书八分之说,指的则是隶书字应写的扁长形方正,字的宽与高的比为10:8。加之所创的独特笔法,而使隶书字体显得庄严典雅,具有一种古朴的典范之美。隶书八分说,可以说是中国文字历史上第一次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所进行的量化规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王次仲的隶法典范,成为东汉晚期的标准书体,东汉帝熹平四年,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用隶书书写了7种经书,刻石立于太学院内,供众人阅读抄学,广为传播。隶书的方块形象,也为后来向正书的方正形象定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王次仲是汉字方块形态的奠基人。

4.草书圣人张芝

西晋书法家卫恒著《四体书势》中记载:汉代就有了草书,但不知何人所创,至汉章帝时就有不少草书家,张芝的父亲张奂就是书法家,还称“草书之祖”,而张芝不仅受父亲影响教导,还从草书家杜度、崔实为师。刻苦学习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甚至拒绝朝廷征召,潜心研究书法,后来居上练得一手好的章草。在当时世人便称其写的草书字“为世宝,寸纸不遗 。”即使他写的纸片也被人抢走留之。真乃“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圣草雄千古,芳名冠一时”,名传天下。不但被称以“中国草圣”、“书贤”。

张芝的草书地位赫然屹立于华夏书坛之上,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书圣王羲之独爱两人之一便是张芝,后来的草书大家孙过庭就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并敬佩张芝“专精一体,以致绝伦”的书法精神。可以说,及后千年凡功成草书者无不知张芝其名其作,师承皆导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草书巨人——张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楷书鼻祖钟繇

汉字由篆书演变出隶书,其具象式象形开始变为象征性象形,且开始讲究笔法技术方法,意味着古文字的终结,也标志着汉字书法艺术的开始。之后便演化出新的书种——楷书。

其实在汉代就有初期楷书模样,到了三国曹魏时期政治家、著名书法家钟繇则做了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创作。故而系朝府官员的钟繇,因常写奏章文书,便以正书小楷见长而受崇赏。钟繇所收编的楷书以大胆改变隶书的表形部分的变形为最大胆的改革成果,使得汉字隶意殆尽,实现了汉字史上从繁到简最大限度的简化,成为隶、楷的性标志性区别。由此被确认继隶书之后又有一种新书种的诞生,所以史称钟繇为“楷书鼻祖”。楷书诞生至今近1800年,为汉字后续发展规范化之祖,更受后世研习楷书者所推崇,影响至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书圣王羲之(今山东临沂人)

晋代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卫铄俗称其卫夫人,家族世代工书,而李矩又善隶书。卫夫人则师从钟繇,写得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东晋时期善草行书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师从远亲卫夫人,当然王羲之也尊钟繇为师。王羲之在书法上除了尊师卫夫人还独爱两人,一是草圣张芝,二是楷书鼻祖钟繇。王羲之则善草行楷,史称书圣,在中国书法史上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其行书《兰亭序》被称天下第一行书,受世人尊崇研习至今不衰。

王羲之书法技艺炉纯青,笔力雄劲,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且官至佑将军,在当时就名声显赫,其字特别是在民间颇受崇爱。春节家里写的对联都常被人在除夕夜间被偷揭抢走。遇到一位老妇人卖蒲扇时无人问津,王羲之随手在蒲扇上题字后瞬间便被一抢而空。

7.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楷书诞生后,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正书、真书,备受官府推崇。且从隋朝大冶元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终止的科举考试,无论乡试、会试和殿试都要求应试者用楷书体作答。才华横溢的龚自珍当年就因为楷书写得不好而屡屡不得中,七八次应试后即使得中,不但名次后还被批以“楷法不中程,不得入翰林院”,显些误了前程。

所以千余年来,世人学子都极其重视楷法练习,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世盛文化也兴,楷书更是得到了重要发展,盛产了著名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三书者,连同元代赵孟頫被世人并称楷书四大家。因四人虽皆楷书之作,但在用笔用力的笔画及结体中各有技法特点特征,或浑圆肥厚,阴阳分明;或瘦劲挺拔,骨力突出;或法度严谨,笔力险峻;或用笔含蓄,于平正中见险绝。各自独立成体,自成一家。使人们对楷书的书法艺术有了清醒地认知,至今仍有“学书需学颜柳欧赵”之说。也就是说,颜柳欧赵体字是书法之根,学书法练笔法及结体之法,要从仿练颜柳欧赵开始,为中国书法做出了巨大贡献,造就了一代代书法后人。可以说,后世所有书法人皆从师钟王颜柳欧赵之法开始,无人不知其名其作其碑其帖,仿习者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活字印刷楷书字模第一人高云塍

时值民国时期,蒋介石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演讲,内容之一便是关于汉字使有问题。两个月后,便下发指令,通知“各种书刊封面,报纸题字标语等,概不准用立体阴阳花色字体,及外国文,而于文中中国问题,更不得用西历年号,以重民族意识”。

蒋介石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在立体阴阳花色字体”这种字体设计的方式对民族意识构成了威胁,因此要通过行政命令来禁止这种字体在出版物上的广泛使用。于是,当时的汉文正楷印书局领导便请当时中华书局旗下三位著名书法家之一高云塍先生书写正楷常用八千余字,造了一副楷书铅活字。

为了方便传播,高云塍所写的字尽量简单、统一,符合大众的审美。基于这个需求,他写的小楷尽量统一运笔方法与结体方式,减少了笔画的差别。而且,在学生用的课本中得到使用。

高云塍也被称为我国活字印刷楷体字模版制作第一人。自此及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还经过了两次简化,实现了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进步。并基于高云塍楷体而诞生了现今的规范楷书字,终于使汉字有了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写法和形体表现形式,为全民尤其是全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与练习提供了规范标准化模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规范楷书教育家田英章

现代书法家田英章及田蕴章弟兄二人皆善楷书,尤其是田英章曾任国务院书写员,其楷法工整规范,并为日本制作过二套汉字印刷体模板,享誉日本书法界,备受崇拜。我国访日代表团曾带了田英章的书法作品作礼品,日方代表团则因系大名鼎鼎的田英章所写而不敢接受,还是报请了日本教育部领导亲自前来受纳。足见田英章的国际影响力之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重要的是田英章先生近些年来致力于在国内广泛传播指导众书者仿习田体书法,其弟子何止三千?可谓不计其数。能让更多的中国人把汉字写工整规范功莫大焉,这是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所不以及的,可谓了不起的正书教育家。

而现今一些人、一些书法人,却认为田英章的字只求工整生硬呆板没变化,写的纯粹是印刷体,只能称其为字匠,甚至不能叫书法家。笔者就写过一篇《说正书家不配叫做书法家,未免太浅薄了吧》的文章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1.田英章的字写得工整规范怎么了?要知道现在国人有多少人连把本民族的汉字写工整规范的能力都没有,尤其是很多大中小学生。田英章则不但能把字写工整规范,还能让全国那么多人跟随其把字练写得工整规范,难道不是一件难得的大好事儿吗?如果有更多的书法家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中国人书写水平不就大大提升了吗!
第二,现代规范汉字印刷体并不是电脑专家独创的,而是根据书法家写出来的字作字模再由电脑专家制作出来的。人们虽然至今仍弄不清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一定要明白是先有书法家写的规范楷书字后才有印刷体字。能够把写出来的字作为印刷体字,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去认知学习的书法家更是了不起的书法家!

要知道,汉字的本质要素是汉语言信息的表达性符号,人人都离不开汉字书写,把汉字写工整规范是所有中国人的基本能力体现。连本国文字都写不好根本说不过去,不应该。让全国民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练就一手规范漂亮的中国字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也应该成为中国书法人、书法教育家、学校各级领导教师的一种责任。

所以,那些反而认为正书大家高手、为汉字规范化书写做出巨大贡献的书法家只能称作字匠的人,恰恰是对书法内涵认知偏颇、评价偏见严重的人,是对汉字书写文化广泛传播的一种伤害。

汉字演变发展历经数千年,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并从甲骨文、篆书、隶书过度到楷书的正书体系演变,最终有了现代规范楷书,这是汉字最具实际意义和实用值价的演变发展史。而与此同时所产生的行书,则更具实用性意义。草书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众人观摩半天也认不出几个字来,则系纯艺术欣赏性书体。

而那些所谓的吼书、射书、爬书之类书者则大呼小叫、面目弄得狰狞不堪,也把字写得既不是画也不是字,还要自命是什么书法大师级人物,地硬要人们去欣赏赞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知道,普通人从小接受的是要安静专心练字,你弄出的这种小众书法艺术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创作的意义价值,只有自己才能懂得其中的奥妙,是不是完全脱离从小都被要求把字写工整规范、写好看、写得辨识度高的普通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的,书者与欣赏者不相互抵触那才叫怪呢。就象那些写丑书、童体字的人,本有能力把字写得或工整规范或灵动流畅,却偏偏把字写得象小学生一样笨拙丑怪。尽管丑书和童体字的确是一种了不起的书法之作,但当遇到了怎么练怎么写都认为没能把字写好的普通民众时,必将产生逆反性反差心理对抗情绪,双方欣赏评价与被欣赏评价不产生冲突才怪呢。

“人民艺术为人民”,脱离民众欣赏能力和水平的书法艺术,也必将失去生命力。为人民服务和被人民共识接受的书法家,必将得到永远的敬重和欣赏!

点此关闭窗口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