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Z世代”用汉字畅游“三国”

[业界动态] 作者:字体学者 浏览次数: 22/08/23 11:20

汉字“人参”在日文中指的是什么?成语“百尺竿头”在韩文中又是什么意思?8月23日,在“Z世代”中日韩青少年交流活动上,数十名中日韩三国年轻人共聚一堂,交流互动共话传统文化,还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字大比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日韩“汉字大比拼”

上午十点,一场主题为“在传统文化中‘邂逅’中日韩三国”的对话会正式开始,话题就从汉字开始。大屏幕上显示“人参”两字,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解释说,这个词中国人都很熟悉,指的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而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则表示,这个汉字在日文中是指胡萝卜。

同一个成语,在中文和韩文里的含义又有怎样的区别呢?这时,大屏幕上显示出“百尺竿頭”这个成语,中韩电视人张玉安解释说,这个成语中国人经常会用到,是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韩国籍自媒体博主陈荣恩则表示,在韩文中,它的意思是站在高的长杆末端,比喻陷入走投无路的危险中。

从这些汉字游戏互动中,不难发现中日韩三国对汉字都不陌生,但其中很多词语的发音非常相似,也有很多词语的发音和含义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也存在汉字发音不同,意思比较接近。

正在北京大学读研的日本留学生许田海韵介绍,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就可以见到许多的汉字,其中不少汉字的意思与汉语是差不多的,比如“银行”、“便利店”这些汉字,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旅游相对比较便捷。

汉字是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

汉字是东亚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天然纽带。

活动现场,在韩国发展的中国籍知名媒体人张玉安分享了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他说,十几年前,他初到韩国,韩语还不太好。有一次他在教室自习时,一位韩国大叔进来用韩国语问了他一大堆问题,他听不懂,韩国大叔便用笔在纸上写汉字,问他是哪里人?为什么来韩国之类的问题?他们俩就用书写汉字的方式交流了2个多小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汉字真的非常神奇,也非常的伟大,因为它可以使得两个完全不同国家的朋友坐下来,用汉字简单的进行交流。”张玉安感叹道。

张玉安说,这件事代表着中韩两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基础,他觉得这代表着中韩两国有这样文化基础之后,可以走向更好的未来。

学汉语的秘诀

汉语被喻为最难学的语言,但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看来却不然。在“Z世代”中日韩青少年交流对话会上,他分享了自己学汉语的秘诀。

他说,以前他完全不懂中文,34岁才开始学习,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年纪学习外语比较晚了,但他仅用几年时间,就可以用汉语与中国人顺畅地交流了。

当记者问起他学中文有何秘诀时,他用一个字来回答“爱”。原来,他是一名“中国女婿”,为了更好地与岳父岳母沟通、交流,他开始努力学习中文。同时,在中国期间,他还拍摄了多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如《好久不见,武汉》、《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后疫情时代》等等,这些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在日本也引起不小的反响,也让更多日本年轻人了解中国。

“学了中文后,对我在中国拍摄纪录片非常有帮忙,我跟采访对象沟通太方便、深入了,我想用镜头拉近大家与世界之间的距离,促进大家沟通。”竹内亮还透露目前正在拍摄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片《再会长江》,“这段时间多次来到武汉、宜昌等地,我非常想拍摄关于江豚的故事,希望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告诉我,我想让更多日本人了解中国的长江,这个纪录片明年还将在日本上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汉字是交流的桥梁,中日韩“Z世代”通过“汉字大比拼”,增进互相了解、加深友谊。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说:“中日韩三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更需要以文化为桥梁,通过更多的像‘Z世代’中日韩青少年交流活动这样的平台,推动年轻一代增进相互理解。”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桓 徐诗雨)

点此关闭窗口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