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为何念“杨”-婺源与徽州王姓的考究及相关文献集成

[字研] 作者:三江堂主 浏览次数: 19/08/22 07:39

乙未恩师
我有恩师居茶乡,源自隋家开明皇。
昔日御前百征雁,啄入寻常农耕堂。
中原南渡音犹在,报国世代北门传。
今已不见龙夜鸣,依闻书香超春兰。


上面是字研君早年写的一首诗,用于称赞一位王姓老师(王卫华老师,曾于太白中学任教,带我领略了物理之美)

生在徽州,学于婺源。
小时候有几个启蒙老师姓王,可是在方言中,人们常称为“杨老师”。
为什么明明是“王”,户口本上写的也是王,要念成“杨”呢? 
小时候的我们,只以这是方言中的一种特殊叫法,长大后也没有考究。

王姓,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可谓将文字喻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甲午冬返乡,与恩师面叙,无奈婺源茶乡商城的酒太香,亦未有更多的深入了解。而后调研得知,这样“王”、“杨”不分在江南地区是比较多见的,有的杨氏是别的姓氏改的,比如江西省九江县岷山乡中岭村的杨家大屋,以及从杨家大屋迁移出去的子孙,他们虽然户口本、身份证以及村子的名字都是姓“杨”,但他们的祠堂、家谱、墓碑等等全是姓“王”的!像这种王氏杨支的现象很多,他们名义上姓杨,宗族上是姓王的,他们不与杨姓有宗族上的往来,他们的家谱叫“王氏宗谱”。

一般说来王杨不分的原因有五个:
 一、音误造成,因东吴方言的原因(这在本文后面会有完整说明)
 
 二、王杰因助杨坚建立隋朝有功,被隋帝赐姓杨氏。
    目前记载比较清楚的王杨两姓的家谱是安徽潜山《王杨支谱》,其记载:隋文帝时,富春公先祖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称“王”者,不忘其祖;称“杨”者,不背其君。王杰之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南昌)。传至富春公,徙居鄱阳瓦屑霸。富春生昌国,昌国生自戌、得戌,从此鄱阳王杨氏遂分为两支。元末战乱,陈友谅肆毒翻阳,遂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置潜山县,清属安徽安庆府),祖二公徙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侄子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
    (如果婺源王家源自潜山,则必隋朝王氏贵族之后亦几无疑)。
 
三、王莽篡夺刘氏“汉家政权”失败后,族人为避诛连改姓!
    据太湖周边的宗亲介绍,其先祖是王莽,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子,而王政君又是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
    王莽由于权利逐渐增大,便在公元8年篡夺了刘氏的汉家江山,建立了新朝,自己当了15年皇帝,当时王莽为了缓和阶级斗争,争取百姓的支持,做了六项改革,可惜六项改革触及了官场达人的利益,王莽在公元23年被杀,其家族为避被诛连,四处逃散。有一支宗亲走到一棵杨树底下时,被官兵拦住盘查,当问其姓啥时,该王莽族人灵机一动,看到旁边有棵杨树,就谎称自己姓“杨”。因古代不像现在有照片和身份证,所以就逃了一死,其后代就以杨氏生存下来了,但为了记住自己祖宗,死后才按照家制恢复王氏,随后就在太湖一带出现王杨两姓。
 
四、闽国后裔为避灭国诛连之祸改姓!
    五代十国时期,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一路南下,在福建建立闽国,当闽国开国皇帝王审知死后,家族儿孙为争夺皇位,同胞相残,造成宫廷内乱,闽国传至王延政时,就被南唐皇帝李璟看见闽国宫廷内乱之际乘势所灭!
    南唐灭闽国后,王氏子孙为避灭族之灾,当时很多人被迫改姓“尤”、“游”、“沈”、“叶”等。王姓改“游”、“尤”姓,是王氏子孙自认国亡家破,犹如水中之鱼,游来游去,居无定所;王姓改沈姓,是取“沈”与“审”谐音,表示是王审知的后代,子子孙孙不忘其祖;王姓改叶姓,是谓犹似树叶飘零,不知所止。
    所以从那时起,东南沿海一带便有了“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后来,随着这一部分人飘居海外,这种说法又传到了南亚、东南亚和台湾岛上。如今,福建仍有王、游、沈、叶不结亲的习俗。在台湾西南部的嘉义县,有王游叶沈宗亲会,便是上当年闽国王公贵族的后裔们组建的。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五、为外祖家族承兆造成王杨两姓!
    一种是入赘造成的,其子女随女方姓,但在修家谱、祠堂时又不忘在父系家族留名,死后墓碑可能又刻写“王公”等等,若干年后,就会出现两姓情况!像这种情况就很多了!



image.png

点此关闭窗口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