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华体到百雀玲再到上海字研所(上海字模厂):百年印刷字体流变:手机时代的黑体宋体太质朴了(中国首套印刷字体揭幕) 所属栏目:中文创造 19年07月20日 标签:

1.png



我们身处文字的包围圈,而日常所见惯了的文字和字体,往往同上海有极大关系。


65293A1A6019850FEEC464E2BDAA5185536B3F0D_size13_w640_h77.png



7E58879F35CA39458AE0025FEC895196C2D75B31_size121_w640_h704.png



读书看报,依赖文字;血拼购物,文字是标识;手机刷微博、微信,更绕不开文字;即便看视频也还有字幕。在信息时代,人们对文字的需求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加了,因为文字依然是信息传播的最有效载体。


2.png

▲商务印书馆,1904年初版

《最新国文教科书》初等小学用第3册教科书内页


2015年11月,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其中,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字记——百年汉字设计档案》以最高票数入选,在20种入选图书中独占鳌头。此书自2014年出版至今已重印数次,读者对这本书的热捧经久不衰。


3.png



不是“写”出来的书:是怪趣味?

It's not written

这本书为何能获得青睐?最打动评委的有两点:首先,《上海字记》的作者和设计者是同一个人,这在“中国最美的书”的评选中十分罕见;其次,作者通过搜集和整理印刷品,梳理了近100年的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内容丰富,情怀动人。

1.png

姜庆共的这本书,入眼皆是文字,却又不是“写”出来的。它们按顺序分类和编号,从1900年起,每一年都有找到相应的实物。在此基础上,有了奇书《上海字记》,钩沉、串联出了其间百余年的故事。

2.png

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它揭示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文化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3.png


▲上海新学会社,1908年初版

《第一简明地理启蒙后编》教科书内页


书中所收录图像,内容包含各个年代的书籍、报刊、广告、戏单、海报、地图、票证、月份牌、结婚证书等印刷品应有尽有。这些花花绿绿的图像带着浓浓的年代气息,向读者迎面扑来。


4.png


▲1918年,“百代公司”杂志广告,张光宇绘

《世界画报》第5期,上海生生美术公司

听起来很有些怪趣味?然而这就是城市和文字之间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故事。


5.png

▲1924年,《新闻报》

“骥制半夏”、“冠生园”,报纸广告


印刷术改变形态:雕版,宋体,石印

Printing changes form


汉字起源很早,中国人有充足的时间玩花活。刚开始当然全靠手写。手腕的灵活性带来无穷的创意,使祖先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书体: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不过,这也严重制约着文字的传播率,毕竟,手抄是非常费时费力。


6.png

▲篆书


到7世纪的时候,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简单说,就是在近乎透明的纸上写字,随后贴到光滑的木板上,笔画清晰可见,工匠据此进行雕刻,并最终制作成雕版。


a.gif


▲雕版印刷环节——雕版

通常,一本书有多少页就制作多少块雕版。及至宋代,毕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进一步提升。然而因铸字的成本太高,所以直至19世纪中叶,雕版印刷仍占据印刷市场的主流。


b.gif

西方人与现代印刷术


Western & modern printing

“中文和西文完全不同,一般人搞不定的。”

现代印刷术是西方人带来的,嘉庆年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就在广州雇人,刻制中文铅活字,直到1859年才迈出飞跃性步伐。




▲马礼逊与助手刻制中文铅活字

1.png

美国传教士姜别利主持宁波美华书馆时,依据西文铅字的大小,铸制了7种中文铅活字。至此“美华字”(实为宋体)诞生,瓶颈突破。


2.png

▲美国传教士姜别利

1860年美华书馆迁址上海,承接印刷业务,客户包括《申报》《新青年》等著名报刊。自此,“美华字”以魔都为圆心向全国辐射,影响至今犹存——宋体字仍被广泛运用,只不过从手写、字模换成了电脑照排。

3.png


▲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美华书馆

铅活字发展的同时,石印技术传入上海。所谓石印,是将文字写到石板上直接印刷。由于不需要铸造字模,又省去了排字的麻烦,石印广受欢迎。


4.png

▲石印技术


我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就采用石印技术。自晚清起,上海陆续开出上百家石印书局,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


5.png

▲884年,上海点石斋,申报馆

《申江胜景图》书籍内页,石印,吴友如绘

为点石斋石印局场景书写、切纸、手摇印刷等工序


从模仿到创新:香烟牌子,ArtDeco与包装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现代印刷术的引入,为汉字的演变拓展出新空间。

上海开埠后迅速发展成远东国际商贸中心,商品纷纷涌入。据《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记载,至1880年市场已十分齐全,从烟草、纱布、肥皂、洋油到香水、洋酒、挂钟……囊括了所有日用品。

6.png


随洋货一同铺天盖地的是招牌、商标和广告。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洋商们继续引入新技术。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推出了香烟牌子,开彩色印刷之先河。“刮香烟牌子”后来成为经典的弄堂游戏,20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生们还乐此不疲。


7.png

▲民国英美烟草 老刀牌香烟


8.png

▲英美烟草公司印制“短篇故事”集萃香烟画片

初期,这些商业性文图是用西文写的,目标群体为在华洋人。由于西文字体的设计已相当成熟,变幻无穷,无意间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

9.png

▲1930—识字卡片


“我们觉得好看,就拿来用。”这大概是最早的“汉字设计”。不过因两种文字的结构大相径庭,直接搬用,效果有些奇特,在晚清民初时段,这种现象尤为显著。


11.png

▲1930年代,百雀羚商业广告


“首先是中西文混排,刻意突出西文。”当时洋货信誉好,国货就尽量靠拢,让人以为那是洋货。此种心态的典型折射就是招牌和商标上的汉字。乍一看,都像西文。

0.png
image.png

▲《顾氏集古印谱》


模仿是必经的过程,也必然被超越。1924年,第一位赴日本学习工艺图案的中国人陈之佛归国,落脚上海创办尚美图案馆。他带回了ArtDeco。

1.png

▲1931《现代学生》,陈之佛设计


ArtDeco,装饰艺术派,起源于法国。它反对繁复的古典主义,强调直线、对称和几何图形,具有浓郁的现代感。很快,平面设计师、书籍装帧师、商业画家们将ArtDeco广泛运用到商标、广告和出版物中,风靡欧洲。


2.png

▲1946年,《黑白图案字》

编绘者:蔡忱毅,上海新亚书店

陈之佛的贡献在于,它创造性地把ArtDeco与汉字相融合,创造出中文图案字,即俗称的“美术字”。

3.png

▲1946年,《新派美术字》章玉青,上海春明书店

陈之佛给很多产品设计了商标与包装,引起瞩目。美术字由此在商业设计(如广告)、文化设计(如书刊)两大领域大放异彩。数十年来,写一笔漂亮的美术字是设计师的基本功。


4.png

▲1931年《良友》

美术字的春天:实用美术,优雅,粗犷

Spring in fine arts

进入1930年代,国货的兴盛使人们对汉字的运用越来越丰富,本地商业美术设计、出版和印刷业达到了鼎盛。

5.png

▲1960年代,“美加净牙膏”,包装设计:顾世朋

“留兰香牙膏”,包装设计:赵佐良

随着自信心增强,刻意凸显西文的做法得到改观。“很多广告招贴依然是中西文并置,但中文要比西文醒目得多。”如今回看,可以用“优雅”来概括当时的汉字形态。

6.png

▲1970–1980年代

《203海鸥牌照相机》,说明书封面


7.png


▲1970–1980年代,《上海服装》速算卡

与此同时,文化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时任开明书店音乐美术编辑的钱君陶,经鲁迅提携,为诸多名家著作做装帧设计,声名鹊起。他担纲设计的《小说月报》堪称经典。鲁迅本人也堪称高手,亲笔设计的《奔流》杂志封面。


8.png

▲1928年《奔流》


可惜,这段优雅岁月没维持多久。抗战爆发,宣传和呐喊乃当务之急,商业设计和文化设计陷入停滞。直至抗战胜利,上海工商业复苏,美术字又逐渐活跃起来。


9.png

▲1946年,《应用图案讲话》

郑川谷著,上海杂志公司

或许是经受过战争磨砺,汉字的形态由优雅转变为粗犷,“唯独电影海报例外。”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了1950年代。


0.png

▲1950年火车时刻表

1.png

▲1950年,“光明牌和平雪糕”

报纸广告,《解放日报》

最后一笔标语字:姚体,新设计

The last sign

1949年后,汉字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宋体和黑体跻身主流。尤其是1963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推出了“宋一体”,它以宋体为基础,添入传统书写体,大小适宜、结构匀称。此后“黑一体”问世,两套字体各1.8万字,印刷了《辞海》,奠定我国印刷字体标准。


2.png

▲1963年,《产品介绍》,样本封面

设计:赵佐良,上海日用化学二厂

此前,《解放日报》印刷厂刻字工姚志良已创造出“姚体”。它类似宋体,但偏瘦长,适合用作标题字。全国许多报社都采用姚体,目前仍有生命力——方正字库就曾收录。

3.png

▲1958年,铅印

《解放日报》印刷厂刻字工姚志良创刻“姚体”

“标语字要求规范、大气、有号召力,不宜太花哨。”以“几何拼接或图案转换”见长的美术字陷入沉寂。戏曲戏单上的汉字却是异类,其形态纷繁多变,富有美感,这和建国后戏曲大发展、竞争激烈有关。这种状况持续到“文革”前夕,改革开放后,美术字获新生。

4.png

▲结婚证


5.png

▲喜报

20世纪80年代初,钱君陶、丁浩、蔡振华等前辈大师重出江湖,献出了“最后一笔”。他们也培养了若干年轻设计师。


6.png

▲1982–1983年,《曲蔓地》录音带

封面设计:施福国,中国唱片社

《六月茉莉》录音带

封面设计:石丙春,中国唱片社

《刮地风》录音带

封面设计:王若芳,中国唱片社

《下渔舟》录音带

中国唱片社

7.png

▲1982–1983年

《张学津唱腔选》,录音带

封面设计:蔡振华,中国唱片社

“一只鼎黄泥螺”“老蔡酱油”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商标就出自年轻设计师之手,而对于80后,记忆最深刻的无疑是黑猫警长。但那毕竟是美术字(准确说是手写汉字)最后的辉煌。


8.png

▲1987年《黑猫警长》


至21世纪初,很少有人还写美术字了。“只有一小部分设计师、作家和艺术家有兴趣,偶尔创作。”随着电脑的普及,如今的汉字形态更多元,已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

9.png

▲2014—金宇澄《繁花》封面

作为50后文学编辑、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宇澄写得一手漂亮的美术字


100多年、400多幅图例、12位口述者


The most beautiful book

姜庆共的这本书,入眼皆是文字,却又不是“写”出来的,这是一本最美的书。


11.png

他用实物平铺成一条视觉线索,以上海为中心,为传统书法之后汉字书写和设计的痕迹、脉络构建了一份系统的、客观的、清晰的基础档案,也填补了过去人们对于印刷、字体设计这一块的专业空白。

0.png

▲1978年,“上海市打击投机倒把展览”,请柬


1.png

▲1978年,“上海实用美术展览”,参观券

100多年、400多幅图例、12位口述者,呈现上海汉字书写和设计的脉络。在缓缓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汉字在近代百年间的变幻流淌,领略到汉字的艺术之美……温暖、生动、直观的视觉感受,有骨、有血、有肉。


2.png

▲2008年,江南船舶配件厂大门

南江路,黄浦区(原卢湾区),已湮没


3.png


手机扫码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