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字体设计师该如何寻找“依靠”

[业界动态]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15/03/29 21:30

数千年来,中国文字的演化从未停止过。然而,直至今日,就是在当今这个堪称“文化盛世”的时代里,以字库为代表的计算机时代的汉字字体却面临着商业机构的退却、个人文化传承者的渐失,以及法律法规的缺失等诸多弊端,字库这一传承自字体行业辉煌的行业,正在面临一个步步紧扣“死环”,行业的发展正在被扼住。哪怕,这个行业曾经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魄。

中国艺术字体设计师该如何寻找“依靠”分析

曾经的辉煌与衰落

自从计算机普遍以来,催生了许多与计算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如杀毒行业、软件行业等。然而,每一个计算机使用者经常使用,但却没有重视的行业——字库行业却在迎来首个“春天”后,很快即遭到了来自盗版的毁灭性侵害。

“在计算机刚刚普及的时代,字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产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字库企业,像当时的四通和联想都曾经是当时知名的字库企业。”根据从事字体设计行业已有38年的方正电子字体开发总监朱志伟回忆,当时的字库行业曾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普及飞速发展。但字库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却犹如“流星”一样一瞬即过,随即便迎来了行业的“严冬”。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字库行业遭遇了日后逐渐摧毁这一行业的“蛀虫”——盗版。“字库太容易盗版了,再加上当时整个字库行业并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孕育到一个足够庞大的市场规模,所以当盗版横行的时候,正版企业很快就遭遇了‘寒冬’,生存之路异常艰难。渐渐地,企业逐渐支撑不了很多人来从事这个行业,人才流失的速度非常快。” 朱志伟表示,正是盗版的猖獗,导致了商业机构的退却,进而也就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整个行业也进入了恶性循环。

中国艺术字体设计师该如何寻找“依靠”案例

苦涩的“独角戏”:三四家企业构成的行业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寥寥无几的几家勉力支撑并成功生存下来的字体设计企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天近二十年的路程,再合适不过了。

据朱志伟回忆,自盗版横行以来,中国字体设计行业始终处于艰难的前行阶段。“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共设计出近200余种印刷字体,平均一年才不到五款。” 如1964年1月,北京新华字模厂字体设计室为《人民日报》设计的正文字体“641体”(即报宋体)问世以来,四十多年过去了,国内百分之八十的报纸依然在用这款字体。

官方的数据统计也在证实这一现象:字体设计行业在最近十年里,一直呈下滑趋势,不仅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企业的规模也大幅下降。“我国当年的七、八家字体公司已锐减到现在包括方正在内的三、四家,就连方正电子这样的行业老大也是勉力支撑。更别提其他企业了,能坚持下去的都是靠着一份信念与理想。”一名行业资深人士如此评论。

中国艺术字体设计师该如何寻找“依靠”说明

式微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压垮字库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众所周知,盗版这一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不论是影视业还是软件业都深受其害,但为何字体行业在面临盗版时,却显得如此脆弱呢?

首先,字体行业的盗版现象损害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产权,背后还牵扯到一系列法律行业的空白。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条例中,都没有明确对于字体设计这一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而此前字体行业的诸多纠纷也证明了这一行业,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较多律法空白及漏洞,使得侵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恃无恐。

其次,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过小,造成违法成本过低,也助长了违法者对于侵权的熟视无睹。“方正电子近年来对众多侵权的企业和责任人进行过维权,但收效甚微。不论是较小的赔偿数额,还是漫长的诉讼过程,都使侵权企业的侵权成本非常低,导致了侵权的现象愈发严重。”方正电子字库产品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其三,随着字体行业的式微,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企业的规模也普遍减少。最终的结果就是,仅有的少数知识产权权益企业根本无力对众多侵权者进行大规模维权,加之维权的成本过高,不少企业已经无力承担如此之大的维权成本,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维权成本高导致企业无力维权,进而加剧了侵权行为,反过来侵权行为进一步压榨了企业依靠正版生存的空间,大众可用字体越来越少,字库设计产业无力创新。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众乃至于部分专业人士对于字体行业的发展与保护意识不够,对计算机字库所具备的著作权没有清晰的认识。实际上,从酝酿设计之初到最终形成计算机字库的整个过程中,创造性劳动无不伴随始终,从字体风格的确认、字体手稿的反复设计、修改、计算机拟合后的修字,到最终形成一套数字化的计算机字体,凝聚了设计者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以引起大众关注的宝洁侵权字体“倩体”字为例,设计者齐立花费了近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款之前从未有过的字体的创作,独创性显见,但在知识产权属性上却未得到大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当今的字体设计企业在处于面对侵权时,无法可依、无权可维的尴尬境地。这也成为了压垮整个字体行业的最大、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艺术字体设计师该如何寻找“依靠”简介

严冬何时将离去?法律如何拯救传统文化产业?

字体设计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的。尤其是中国的汉字字体设计,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是中华文明最伟大、也是最杰出的结晶。

为了不让这一文明的产物消逝,记者呼吁,各方人士应该尽快加入到帮助字体设计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希望相关行业与政府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企业恢复活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切实保护字库的知识产权,为字体行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焕发行业春天。切莫让汉字设计这一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魄,成为未来拷问我们这一代文化传承者以及整个社会的“罪证”。

点此关闭窗口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