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探庐山聪明泉卧碑字体真相

[业界动态] 作者:键盘手 浏览次数: 16/08/29 08:06


76a34b97jw1dvtvw049tcj.jpg

作为退休近八旬的笔者自费订了好几年《老年文摘》报,十分喜欢报中有关地方文史方面的摘报,有时将其剪下品赏,向老同志推荐。近日,我剪下2016年8月8日贵报涉及我们九江市庐山区附近东林寺史料,“聪明泉咋把人整糊涂了?”(此文注摘自8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杨立新文)。阅读两遍,搞不清楚,为何东林寺“聪明泉”卧碑竟是北宋黄庭坚喝了此泉水,留下的书法墨宝,我持疑之。

天气炎热,不便外出,我便在家中查阅1982年10月《庐山资料选辑》一书,12页介绍聪明泉较为详细:泉在东林寺神运殿后翠竹林间,有一口径2平方米的清泉,泉旁碑刻“聪明泉”。传说,慧远与诗友殷仲堪在殿后边走边谈《易经》,殷仲堪才辨纵横,口若悬河;慧远笑指路边的清泉,赞叹说:“君侯聪明若斯泉。”后来人们就把这口泉称之为“聪明泉”。怎么杨立新先生把“聪明泉”三字与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连在一起,这是我第一次见闻,真的把人弄糊涂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路还是要自己走。因为东林寺聪明泉景点就在市郊不远处。于是8月21日,我冒暑带着剪报和上述疑团上路,乘公交车到了东林寺。在寺内我详细观看聪明泉处的卧碑,并摄影留存,抄录立在泉旁石碑简介全文,游客观之笑老者虔诚。面对现实,疑团稍解。我想要弄清真相,必须再恳请东林寺主持。于是,我又行礼走进寺内客堂,找负责人咨询。客堂负责师傅十分认真,立即他一手持剪报,一边领我走到寺内聪明泉景点校对。师傅发现此剪报题图照卧碑字体与面对由唐太宗书写的墙碑字体不同,只是“明”字略同,“聪”字笔顺不对路。我追问东林寺内是否有二块聪明泉匾,师傅回答:“东林寺内没有第二块匾,您老太认真了!”

为弘扬东林寺佛教文化,必须认真对待此则剪报产生的影响,还原东林寺聪明泉卧碑字体的真相,不再以讹传讹,故我在此文录下立在聪明泉旁石碑简介,作为个人此次调查结论,供读者参考。

“聪明泉”三字系唐太宗亲笔手迹。泉水水质洁净清澈而饮誉海内外,佛教称为“东林圣水”。《庐山记》载:江州刺史殷仲堪常来东林寺访远公,谈论《易经》于泉旁松林间,一次殷仲堪问远公《易经》以何为体?公答:“《易》以感为体。”殷仲堪又问:“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便是《易》否?”远公笑而不答。他对殷仲堪博学善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深为敬佩,便指身旁的流泉说:“君之辩如此泉涌矣!”此后该泉称“聪明泉”。晚唐文学家皮日休诗赞:“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相传饮了“聪明泉”水,会使人聪明起来。泉水可与青岛崂山矿泉水、湖北老河口和吉林靖宇矿泉水相媲美。


(沈家保)


点此关闭窗口

快捷键ESC

手机浏览更方便: